文章 / 精选文章

2011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国家知识产权局

2011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五年工作目标的关键一年,中国政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立法、审批登记、执法、机制和能力建设、宣传、教育培训、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

—、立 法

2011年,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制定修订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国家知识产权局起草《专利代理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报请国务院审议,积极配合开展相关审议工作;完成《职务发明条例(讨论稿)》的起草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办法》的修订,同时加快《专利申请优先审查管理办法》、《专利标识标注办法》、《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国家知识产权局行政复议规程》等部门规章的起草、修订。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积极配合国务院法制办推进《商标法》修订工作,结合公众意见反馈,就商标异议等问题进行充分研究论证,修改形成《商标法(修订草案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并于2011年10月再次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国家版权局正式启动了《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工作,颁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作品登记程序等有关工作的通知》,起草《版权执法指导意见》、《教科书法定许可付酬办法》,研究、起草《政府机关使用计算机软件条例》,并参与刑法有关著作权条款实施意见的修改等。

农业部开展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修订调研,并形成了修订意见稿;制定了《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推进生物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和国际公约的研究,组织起草了《农业遗传资源权属登记管理办法》(草稿)。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大力加强知识产权审判核心业务领域的调研,起草《关于审理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审理专利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3个规范性文件讨论稿

二、审批登记

2011年,中国知识产权审批登记能力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审批登记质量与效率均有新突破。

2011年,中国专利申请量快速増长,全年达到163.3万件, 实现了“十二五”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良好开局。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2.6万件,同比増长34.5%;实用新型专利申请58.5万件,同比増长42.7%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52. 1万件,同比増长23. 8%。

截至2011年底,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并维持有效的专利共计27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69. 7万件,占25. 4%,实用新型专利112.1万件,占40. 9%,外观设计专利92. 2万件,占33. 7%。维持有效的专利中,国内专利230.3万件,占84.1%,国外专利 43.7万件,占15.9%。有效发明专利中,国内拥有35.1万件,占 50.4%,首次超过国外在华有效发明专利数量。

2011年,中国专利审批能力持续提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结案量继续稳定増长,共完成发明实质审查271 202件,同比増长14.3%;完成实用新型专利审查443676件,同比増长14.6%;完成外观设计专利审查502828件,同比増长14. 2%。专利审查周期稳中有降,发明专利实审审查周期缩短为22. 9个月,实用新型专利审查周期为4. 7个月,外观设计专利审查周期为2. 6个月。

201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依据《专利合作条约》(PCT)提出的国际申请17473件,同比増长35.3%;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66320件,同比増长6.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 65996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324件。

201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年受理复审请求12946件,同比増长4. 7%;受理无效宣告请求2749件,同比増长14%。全年收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申请1464件,予以公告并发出证书 1329 件。

2011年,中国商标注册申请量达1416785件,同比増长32.14%,比2008年翻一番,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2010年彻底解决商标审查积压的基础上,圆满完成2011年商标注册审查工作,全年共审查商标注册申请1205529件,商标注册审查周期继续保持在10个月之内;裁定异议56829件,同比増长75. 14%;截至2011年底,中国商标累计申请量971. 2万件、累计注册量665. 1万件、有效注册商标551万件,均居世界第一;在地理标志和驰名商标方面,2011年共核准注册和初步审定地理标志341件,地理标志注册及初步审定总量达到1381件;全年共对3187件商标通过驰名商标认定进行了扩大 保护。

2011年,国内申请人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量2 053件,同比増长12. 8%,自1989年中国加入马德里联盟以来年注册量首次突破2000件,累计已达13297件,位居世界第七,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国外申请人通过马德里体系在华申请商标注册18724件,同比増长16%,累计已达167025件,连续七年位居世界第一。

2011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新收商标评审案件7. 4万件, 较2010年同期増长2. 7%。截至2011年底,共审理评审案件35043件,其中驳回复审26840件,涉及双方当事人的复杂案件8203件,案件审理周期仍控制在18个月以内。

2011年,国家版权局规范作品登记工作,研究制定并颁布了《关于进-步规范作品登记程序等有关工作的通知》,从受理、审查、登记、证书、信息统计以及鼓励政策等方面统一规范了全国的作品登记工作,使版权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迈出重要一步,全年软件著作权登记量达到10. 93万件,同比増长33. 4%。

2011年,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在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稳步推进。农业部已受理植物品种权申请1045件,再次突破1000件,完成初步审查1179件,授权180件;全年累计新公告颁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13个,累计公告颁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748个。自受理申请以来,累计受理申请8807件,授权3713件,测试 6487个植物新品种。国家林业局全年共受理林业品种权申请139 件,同比増长56.2%,实质审查植物新品种权申请52个,发布公告15批。

2011年,海关总署共核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3532件,累计核准总量24000件。

三、执 法

1、专项行动

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中国政府在全国集中开展了为期 9个月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

中国政府对专项行动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亲自出席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动员部署相关工作,并为专项行动成果展题写导语,王岐山副总理担任全国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长,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查处了一批侵犯知识产权、制假售假大案要案,严惩了违法犯罪分子,广泛开展了宣传教育。专项行动期间,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共立案15.6万件,涉案金额34. 3亿元,捣毁窝点9135个,遏制了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多发的势头,取得了显著成效。

专项行动回应了国际社会关切,维护了良好国家形象,顺应了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増强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达到了预期目的。

专项行动期间,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6.7万余人次,检查商品228.6万余件;查处各类专利案件2572起,罚没物品8万多件;跨部门执法协作665次,跨地区执法协作1092 次,有效维护了健康的市场环境。

专项行动期间,全国工商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397. 8万人次, 检查经营户922. 6万户,检查批发零售市场和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80. 2万个,捣毁制假售假窝点4966个,吊销营业执照1745户。立案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9. 07万件,其中侵犯驰名商标专用权案件1.38万件,涉外商标专用权案件1.32万件,地理标志商标专用权案件648件,移送司法机关757件。

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开展抓源头、清市场、打网络、查办大要案等重要工作。专项行动期间,各地共立案查处3381起案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案件179起,共出动各类检查人员692560人次,检查各类印刷复制企业、图书、软件、音像制品等出版物批销场所和物流企业334920家,捣毁各类窝点663个,取缔非法摊点6194个,收缴、 罚没侵权盗版制品1336万余件。

文化部结合文化市场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打击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电子游戏及卡拉OK歌曲等的侵权盗版行为为重点内容,以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为重点地区,以歌舞娱乐、游艺娱乐、网络文化为重点领域,以社会反响较为强烈的典型案件为重点抓手,相应部署开展了文化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在此期间,全国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共出动执法人员822万余人次,立案查处涉及知识产权案件5532件,涉案金额2857. 16万元,同时关闭非法网络音乐网站314家,捣毁侵权制假窝点951个,罚没物品953万余件。

国家林业局结合全国专项行动开展,制定了打击侵犯林业植物新品种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召开了国家林业局电视电话会议,确保林业系统专项行动工作顺利开展。重点督导河北省和河南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展“美人榆”、“全红杨”新品种维权执法工作,有效遏制了林业植物新品种侵权行为的多发势头。

全国海关在专项行动期间共查获进出口侵权货物12205批, 扣留侵权商品7615多万件,有力打击了进出口侵权货物违法活动。

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亮剑”行动,共破获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43550起,涉案总价值达241. 5亿元,按正品价格计算超过5000 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54658名,已逮捕19131名,打掉批发、销售侵权伪劣商品犯罪团伙7731个,总体战果超过往年同期的 9倍。

专项行动期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涉嫌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案件4006件7307人,起诉2986件5740人。 其中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2374件4103人,同比分别増长108. 4%和121.3!,起诉1712件3093人,同比分别増长36. 3!%和42. 8%;检察机关共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的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案件1197件1627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侵犯知识产权案件86件111人;会同有关部门对6批205件重大案件进行挂牌督办。督办案件中,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已批捕88件218人,起诉65件173人。

2、日常执法

2011年,知识产权各相关部门加强日常执法,执法力度和效率均有大幅提高。

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布了《关于加强专利行政执法工作的决定》,制定印发《专利行政执法操作指南》、《专利行政执法文书表格》等文件,有效推进和规范全国执法工作开展。2011年,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办理专利案3017件,同比増长65.5%;同期,还办理展会专利投诉案件1110件。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75432人 次,检查商业场所12346次,检查商品2507859件,向公安部门移交案件7件,接受其他部门移交案件14件,跨部门执法协作623次,跨地区执法协作875次。

2011年,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79021件,同比増长41.02%,其中查处一般违法案件10185件, 商标侵权假冒案件68836件。在查处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中,查处涉外商标案件17022件,共收缴和消除违法商标标识11802249 件,涉嫌商标犯罪移送司法机关案件421件,商标犯罪嫌疑人415 人。

国家版权局联合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第六次、第七次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在“剑网”行动中,各地共立案查处网络侵权盗版案件1148起,对466起案件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将36起案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加强网络版权主动监管工作,对新浪、优酷等18家重点视频网站进行主动监管,有效规范了视频网站行业的版权经营秩序。同时,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检查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135家中央和国家机关按时完成软件正版化检查整改工作,地方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检查整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向纵深推进,中央企业总部完全实现软件正版化,中央企业二、三级企业、大型银行机构和保险企业基本实现软件正版化,煤炭、旅游饭店、网吧、勘察 设计等重点行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文化部按季度下发综合执法工作要点、综合执法工作情况通报,指导各地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开展日常执法工作,加大对侵权盗版等违法文化经营活动的打击整治力度。针对当前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等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文化部陆续下发了9批次的非法网络文化产品或违法网络文化单位黑名单,部署各地进一步加大网络文化市场执法工作力度,保护网络文化市场知识产权。据统计,2011年全国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出动执法人员1225.1万余人次,比2010年増加50.4%;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单位741.9万余家次,责令经营单位改正20.8万余家次,受理報4.85万余件,立案调查6.37万余件,移交案 件3504件,办结案件5.7万余件,警告经营单位10.2万余家次,罚款1.91亿余元,没收违法所得410.9万余元,责令停业整顿1.75万余家次,吊销许可证376家。

2011年,农业部通过强化源头治理等,加大了对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开展了种子生产许可证证后监督,重点督查未经品种权人许可、发放授权品种生产许可证的情况,撤销、收回种子生产许可证470余个;对市场进行了全面检查,共抽取种子样品3.8 万份,发现了假冒侵权企业450余家,约谈警诫了其中的300多家企业,吊销了19家企业生产经营许可证;同时加强对侵犯品种权案件处理,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农业部共查处侵犯品种权案件123起,涉案种子达200万千克,案值3000余万元,曝光侵权假冒企业20余家。同时坚持“检打联动”和“属地管理”的原则,针对种子市场“套牌侵权”猖獗等问题,广泛开展品种真实性鉴定,加大种子产业链全程监管力度,保护植物新品种权,维护公平 有序的种业发展环境。

2011年,海关系统充分发挥海关进出境监管职能,积极主动查处侵权违法行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海关全年共扣留侵权货物超过1.8万批,涉及货物1.03亿件。

3、司法工作

2011年,全国各级司法机关继续加大司法保护力度,司法保护知识产权作用进一步増强。

全国法院依法公正高效审理案件,知识产权司法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民事审判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的主渠道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2011年,全国法院共新收和审结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59882件和58201件,同比分别増长39.48%和39.51%。其中, 新收专利案件7819件,同比増长35.16%;商标案件12991件,同比増长53.56%;著作权案件35185件,同比増长42. 34%;技术合同案件557件,同比下降16. 87%;不正当竞争案件1137件(其中垄断民事一审案件18件),同比増长0.53%;其他知识产权案件2193件,同比増长11.55%。共审结涉外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1321件,同比下降3.51%;审结涉港澳台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635件,同比増长128.42%。共新收和审结知识产权民事二审案件7642件和7659件(含旧存),同比分别増长17.17%和 18.18%;共新收和审结再审案件294件和224件,同比分别増长164.86%和105.50%。知识产权诉讼调解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増强,全国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一审调撤率达到71. 32%,同比増长4.56%。

知识产权行政审判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和支持作用进一步发挥。全国法院共新收和审结知识产权行政一审案件2433件和2470件(含旧存)。其中,审结涉外知识产权行政一审案件986件,涉港澳台知识产权行政一审案件251件。共新收和审结知识产权行政二审案件1333件和1266件;再审案件3件和1件。

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刑事审判惩治和震慑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全国法院全年共审结知识产权刑事一审案件5504件,同比増长39.62%;审结知识产权刑事二审案件166件;审结案件中,生效判决人数7950人,其中给予刑事处罚7892人。

全国检察机关认真履行批捕、起诉等法律监督职能,重点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在审查批捕方面,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4370件7806人,同比分别増长131.6%和 131.8%。经审查,批准逮捕3532件5952人,同比分别増长125.5%和127.8%。其中,假冒注册商标案件1101件,占31.2%,同比増长3.5%;侵犯著作权案件363件,占10.3%,同比増长7.3%;假冒专利案件5件,占0.14%,实现零的突破。

在审查起诉方面,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5690件11147人,同比分别増长157. 8%和170. 4%;经审查,提起公诉3786件6870人,同比分别増长123.1%和124.1%。其中,假冒注册商标案件1166件,占30.8%,同比减少3.08%;侵犯著作权案件610件,占16.1%,同比増长12.1%;假冒专利案件5件,占0.1%,同比増长0.04%。

在刑事立案监督方面,2011年,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线索41件,同比増长86.4%;经审查,监督公安机关立案32件。其中,假冒注册商标案件14件,占43. 8%,同比减少24. 1%;侵犯著作权案件3件,占9. 4%,实现零的突破。

四、机制和能力建设

2011年,中国知识产权各相关部门开拓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能力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专项行动结束后,中国政府站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科学发展和加强自主创新国家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高度,决定建立打击侵权假冒的长效机制。2011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4个方面明确了12条意见措施,作为下一步中国政府深入推进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各地、各相关部门如何推进工作、落实责任作出了明确部署。同时,成立了由王岐山副总理担任组长的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 导小组”),包括29个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商务部,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在新的领导体制下,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密切配合,深入贯彻落实《意见》,推进打击侵权 假冒工作不断深入。

国家知识产权局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职能,连续3年组织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制定发布《中国保护知识产权行动计划》,连续4年组织召开“全国外商机构保护知识产权座谈会”,组织召开“全国内资暨港澳台资企业保护知识产权座谈会”,强化与权利人的沟通对话机制。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协作配合机制共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通知》,不断深化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中部十六省市、西部十二省市、东北三省、粤渝等多个跨省专利执法协作机制;联合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九部委共同编制、发布《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知识产权执法保护能力建设工程,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机制,持续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合力的形成。

截至2011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与12个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建立了知识产权合作会商工作机制,有55家地方知识产权局进入“5 • 26”专利执法推进工程,38家司法机构、研究开发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成为全国专利保护重点联系单位,全国共设立75家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公益电话影响力日益扩大。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不断创新商标审查、案件审理工作机制,改进商标审查、异议、评审流程,提高商标审查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发布《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评估办法》和《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区)评估办法》,推动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国家版权局多管齐下加强机制和能力建设。在专项行动中,巩固行政、刑事司法办案衔接机制,对侵权盗版进行了有效的刑事打击;在宣传方面,与各省建立了紧密的信息联动机制,保证了信息沟通、报送、宣传的及时有效;在执法能力建设方面,分别在宁夏、河南、天津、北京举办了4期版权执法培训班,对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版权局省级、地市级、县级版权行政执法和公安机关、检察院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了集中执法培训,大大提高了版权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水平;在软件正版化方面,起草了《政 府机关使用计算机软件条例》,推进了软件正版化工作长效机制建设。

文化部针对网络文化经营活动技术含量高、传播速度快、影响覆盖面广、不受地域限制等特点,下发《文化部关于建立网络文化市场执法协作机制的通知》,充分整合执法资源,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创新网络文化市场执法工作机制。抽调各地网络文化市场执法业务骨干,组建“网络文化市场执法协作小组”,协助承担网络文化市场的日常巡查、执法协作及应急处置等工作;确定了两批共 24个“以案代训”网络文化市场重点督办案件,指定北京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上海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等13个执法机构作为牵头单位,同时抽调其他地区的“网络文化市场执法协作小组”和执法骨干参与集中办案,进一步加强地区之间、人员之间的网络执法交流与合作。

农业部健全执法鉴定等技术体系,进一步加强机制和能力建设。组织研制了普通小麦、大豆等8种作物的DNA指纹图谱鉴定规程,指导部分品种测试机构和农业科研机构申请司法、质量鉴定等资质认证,新増青岛、海南海洋渔业等省级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机构,使全国省级工作机构达到55家,新委托定点品质鉴定检测机构3家,使全国定点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品质鉴定检测机构累计达93家;制定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技术支撑体系等建设规划;成立种业知识产权联盟,发布《中国种业联盟自律维权公约》,培育农业领域打击侵权假冒的社会力量;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技术规范制定、质量监测、监管追溯、国际合作与互认、发展现状及机制等研究。

国家林业局加强了林业知识产权基础工作,开通了《中国林业知识产权网》,发布了《2010林业知识产权年度报告》,研究制订《林业知识产权“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完善了林业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库,启动了林业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和预警机制建设。

海关系统不断加强与公安、工商、质检、版权、商务、知识产 权等部门的执法协作,尤其是加强与公安机关的衔接配合,加大打击力度,海关在执法过程中发现重大案件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进行通报。上海、广州、宁波、汕头等海关加强与地方各级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的联系沟通,建立健全了与公安、工商、法院的知识产权执法合作机制,形成共同打击侵权活动的外部合力。杭州、厦门、南京、北京、重庆等海关与地方公安、法院、工商等部门就侵权案件情报共享、案情通报、线索移交等进行交流。

公安部在创新战法的同时,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取得成效。以“打大、打多、打深、打精”为主战目标,实施科技战、信息战、合成战,不断提高主动发现、进攻能力;实施“专案集群战役”,开创了案侦新模式;坚持实战导向,提升了组织指挥效能,进一步强化部、省两级实战职能,下沉基层,实现了扁平化指挥。通过向全国印发《打击侵权犯罪16种技战法》、主办或协办培训班及交流会、开展专题调研等方式提升执法能力和规范化水平;会同法院、检察院出台《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系统解决了案件管辖、性质认定等困扰执法实践的难题;针对商标认定、假药犯罪认定鉴定等问题,与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进行沟通,征询法律意见;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建立起以即时通报犯罪线索、相互提供专家意见为核心的新型协作机制,逐步形成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推动了“两法衔接”。

最高人民法院坚持知识产权审判领域的改革创新,推动建立更为科学的知识产权审判体制和工作机制。知识产权审判业务庭集中审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试点工作得到进一步推广,基层法院、中级法院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有5个高级法院、50个中级法院和52个基层法院开展了相关试点。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理格局进一步优化。适当増加了管辖一般知识产权案件的基层法院,鼓励中、基层法院开展跨地区划片集中管辖,探索指定部分基层法院管辖部分专利案件,提高知识产权案件管辖的均衡性和合理性。截至2011年12月底, 全国共有82个具有专利案件管辖权的中级法院、45个具有植物新品种案件管辖权的中级法院、46个具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案件管 辖权的中级法院、43个具有驰名商标案件管辖权的中级法院,119个具有一般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3个试点审理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纠纷案件的基层法院。创新和发展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与中国互联网协会签署《互联网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机制备忘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知识产权纠纷中的调解作用,为当事人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纠纷解决方式。

最高人民检察院以专项行动为契机,积极推动机制建设。在中办、国办转发了国务院法制办起草的《关于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后,最高人民检察院也下发了贯彻实施意见,积极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在检察机关的推动下,“网上衔接、信息共享”机制建设也有较快发展,并在专项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宣 传

2011年,知识产权各相关部门构建立体宣传网络,结合部门重点工作和重要时间节点,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进一步优化。

全国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了与新闻媒体和执法部门的双向联系机制,会同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等协调主要媒体开设专栏、专题、专版,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媒体通气会,跟踪宣传专项行动进展和成效,曝光典型案件,极大地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带动了工作开展。专项行动期间,境内外主要媒体发布报道2.3万余篇。专项行动结束后,为进一步宣传专项行动成果,増强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全国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各成员单位共同举办专项行动网络成果展。此次展览创新政府办展形式,把专项行动成果通过网络全方位客观真实地展示给公众,方便了公众广泛参与。同时通过在线访谈、网民留言等方式开展网上交流,解读专项行动、回答观众问题、介绍识假防骗知识,増强了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加大了对侵权假冒的警示教育和舆论监督作用,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建了良好平台。

国家知识产权局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宣传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为主线,联合中央宣传部等25家部(委)精心组织以“知识产权助推经济转型”为主题的2011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宣传周期间,通过举行启动仪式,召开新闻发布会,组织高层论坛,发布《二〇一〇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举办培训、讲 座、咨询,开展公众社会调查,制作播出电视公益广告等形式,在全国上下形成集中宣传报道的态势,取得了较好宣传效果和社会反响。

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版权局共同开展“2010年度全国知识产权保护重大事件及有影响人物评选活动”,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影响力。围绕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三周年、第五届中国专利周、第十三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等专项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专题宣传,全年共召开6场自主新闻发布会,举办专题报告会、辅导培训班等上千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近10万份。据不完全统计,各类媒体播放 “12330”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与维权援助公益服务热线公益广告片6万余次;政府网站全年共摘编、发布新闻类信息1.9万余篇,被国内外主流新闻媒体转载率超过85%。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真做好2011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的各项宣传活动,在宣传周期间,发布了《中国商标战略年度发 展报告2010》(中英文版),参与了“2011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2010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等一系列活动;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开展首届“中国商标金奖”评选活动,对我国在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方面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召开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工商系统集中开展专项行动取得的成效;在报纸开辟专栏、举办征文活动,为商标战略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通过举办商标知识大赛、地理标志文化节、拍摄电视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广泛宣传,推动地理标志法律知识深入人心。

围绕2011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新中国《著作权法》实施 20周年等主题,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中央电视台在京启动了“绿书签行动2011 —-拒绝盗版,从我做起”版权保护系列宣传活动;与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合作录制了5期《一线》版权保护特别节目,解读版权工作热点问题,宣传版权保护知识;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版权征文颁奖仪式暨《版权保护小卫士》赠书仪式”;云南、江西等各地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开展“版权保护知识竞赛”、“版权保护进校园签名活动”等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出“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作、尊重版权”的良好舆论氛围;对2011年度查处侵权盗版案件137家有功单位和122名有功个人进行了奖励,并向社会公布了 “安徽骑士音乐网侵权案”等版权执法十大案件,进一步提高了各地各相关部门办案积极性。

文化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完善“12318”举报监督体系。2011年2月,下发《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文化市场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文化市场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各地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新闻媒体,于3月18日集中开展了以“12318”文化 市场举报监督体系为重点的文化市场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农业部邀请CCTV-1、CCTV-7、《人民日报》、《农民日报》、 新华社等媒体参加了农业部在湖北、甘肃、湖南等地举行的全国打击侵犯物品种权和假冒伪劣种子现场会,对保护农业知识产权等进行了广泛报道。在《农民日报》、《科技日报》刊载了《致品种权人公开信》和《致种子生产、经营户公开信》,普及品种权知识。结合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成立50周年,编印了《植物新 品种保护在中国》宣传册。积极参与2011年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和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组织了北京、甘肃、辽宁等农产品地理标志颁证、推广等活动,扩大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参加了第十八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举行了植物新品种保护专题展示、植物新品种信息发布会、品种权转让现场签约以及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审查员现场咨询等系列活动,答疑咨询近万次(件),免费发放植物新品种保护相关资料3万余份。

国家林业局加强宣传工作,结合2011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开展,举办了以“知识产权与现代林业”为主题的林业知识产权高层论坛和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支撑现代林业发展”为主题的林业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成就展览,并在《中国绿色时报》上刊发了林业知识产权专版宣传。在与浙江省新品办合作的浙江全省植物新品种保护会上,宣讲了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成效和程序。并派专家赴江西,在江西省林业厅举办的“林业知识产权保护与 管理培训班”上进行了植物新品种保护、知识产权信息平台与预警机制专题讲座,有力促进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印发了林业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册,向各省(区、市)林业部门、林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进行了发放。

2011年,海关系统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报刊杂志、电视媒体等宣传媒介,通过典型案例曝光、在线访谈、信息通报等方式,宣传海关打击侵权取得成效,展现海关打击侵权商品活动的坚决态度,营造了强大的舆论宣传声势。

为了提升宣传效果,海关总署举办在线新闻发布会,介绍海关系统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总体情况;在首届“中国优秀自主品牌国际发展战略高峰论坛”上介绍自主知识产权海关保护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派员做客人民网,就海关如何开展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接受在线访谈。此外,在接见德国海关署长、美国驻华大使、美国商务部副助理部长、英国税务海关署和知识产权局代表、韩国新任驻华大使、法国驻华使馆海关参赞等场合分别介绍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工作及取得成效,中国海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得到外方理解和高度评价,并获全球反假冒组织颁发年度全球唯一的“2011年全球反假冒最佳政府机构奖”。

公安部宣传教育绘声绘色。一是大力开展主题宣传。通过电视专题、新闻专访、报刊专版、新华社通稿、腾讯网专栏等多种形式,持续发起深度、密集的宣传攻势。二是组织集中销毁活动。在“5. 15经侦宣传日”和11月6日,两次组织集中销毁活动,全国近200个城市共同参加,销毁假冒伪劣商品3120余万件,央视现场直播,媒体连续报道,社会反响巨大。三是筹办专项行动成果展。积极参与全国专项行动成果网络展览,“亮剑”行动展厅访问量占总访问量的25%。四是及时公布“亮剑”进展和重点案例。举行新闻发布会4次;分批次公布“亮剑”行动十大典型案例、十大之最案例、“7.20”系列特大制售假药案等重大典型案件,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最高人民法院周密部署2011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宣传力度。最高人民法院组织中央新闻媒体“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江苏行”活动,充分展示地方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成果;通过发布《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0 年)》白皮书(中英文),举办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公开座谈会,培训全国法院知识产权裁判文书上网工作信息员,开通升级改版的“中国知识产权裁判文书网”,发布《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年度报告(2010)》,公布2010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和五十个典型案例等措施,积极推进司法公开。地方法院积极响应,天津、重庆、山东等地局级法院发布年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或者蓝皮书,公布当地的十大典型案例;广西高院建立了典型案例指导制度。

六、教育培训

2011年,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深化,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

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十项重大政策之一的“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务发明人合法权益保护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实施的若干意见 (送审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制定出台《知识产权人才“十二 五”规划》任务分工方案、年度工作计划和规划政策解读。制定《2011 -2015年“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等工程 计划的实施方案,出台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的意见》、 《2011年全国知识产权人才工作要点》等多项政策文件,加强对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根据《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库与人才信息网络平台工作实施方案(试行)》,评选产生203名首批专家库专家;在全国范围内,新批复成立3家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

2011年,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3000多 期,培训人员达50多万人次,其中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培训项目100多期,培训人员1万多人次。涉外培训方面共举办25期国际 培训班、涉外教师培训、研讨会及讲座,培训人数达1 900人次,同比増长60%。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先后举办哈尔滨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培训班和大连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区)培训班,为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服务;组织开展“新疆商标战略宣讲”活动,在乌鲁木齐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开展了3场宣讲活动,共有1400多人听取了宣讲;积极开展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的培训、宣传,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服务。

国家版权局开展多层次的版权知识培训。举办媒体记者版权相关热点问题媒体研讨班,就版权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交流探讨,正确引导宣传导向;组织“全国核心版权经理人、代理人宣教研修活动”,进一步规范中国版权经理人、代理人的经营活动,为版权经理人、代理人正式列入国家职业分类并建立相应管理机制准备必要的基础性数据;继续举办“2011BIBF北京国际版权贸易研讨会”,深入探讨“数字环境下的‘走出去’”,为版权经理人和出版单位提供版权贸易的政策指导和实务解析。

农业部继续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培训。举办了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经验交流暨核查员培训班、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综合业务能力培训班;联合宁夏、大连、山东、黑龙江、天津、新疆、云南等省(区、市)举办针对本地区、本行业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核查员培训,2011年新注册核查员742人,累计培训注册核查员3571人。在甘肃、西藏、陕西、四川举办了4次全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培训班,培训种子管理机构、科研院所、种子企业相 关人员800多人次。

国家林业局持续推动林业知识产权保护培训工作。在云南昆明举办了林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培训班,就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林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现状、林业知识产权“十二五”规划、植物新品种权、专利申请、审批程序、林业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和预警机制建设等内容进行了培训;举办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测试技术培训班2期,培训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技术人员120多人。

海关系统加强培训,提高一线关员执法能力。2011年,全国海关共举办各类知识产权业务培训100多次,参训人数达5000多 人次。通过培训,増强了海关一线执法关员的知识产权意识,提高了查办侵权货物的执法能力。

最高人民法院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基层基础和法官队伍建设,创新对基层工作指导方式。同高级法院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加强基层法院知识产权法官到上级法院或兄弟法院的挂职交流,进一步提升基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能力和水平;实施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基层基础建设“三五工程”,即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深圳大学设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论研究基地;在已设立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苏州)调研基地的基础上,増设青岛、深圳、长沙、成都4个调研基地;决定北京市朝阳区、上海市浦东新区、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浙江省义乌市、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为知识产权审判基层示范法院。

七、国际合作

2011年,中国知识产权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深入发展,中国知识产权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影响力逐步扩大。

国家知识产权局继续加强涉外知识产权统筹协调职能,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参与知识产权国际事务,深入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各相关国际组织讨论进程,深化与各知识产权机构和组织的合作关系,提升合作层次,拓展多双边合作,合作伙伴不断増多,合作内容丰富深入。积极参加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第四十九届成员国大会及第十八届专利合作条约国际单位会议等大型会议,与该组织在京联合举办“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区域研讨会”并接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正式访华,成功实现中国专利文献纳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PCT)最低限度文献,联合举办第六届中蒙知识产权研讨会、中英知识产权研讨会、中非知识产权研讨会等,与日、德、法、英、美、韩、欧等国家(或地区) 举行局长级双边或多边会谈,与波兰、柬埔寨、埃及、西班牙、吉尔吉斯斯坦、海湾合作委员会等签署谅解备忘录。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积极开展商标领域多边及双边交流合作项目,派员参加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一系列相关会议,加强了与美国、欧盟、英国、日本、朝鲜、蒙古等各国商标主管机关及有关组织的交流合作。同时,继续积极派员参加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举办的各类知识产权培训。

国家版权局不断加强多边体制下的合作与应对水平。成功申办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音像表演外交会议;积极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民间文艺、发展议程、版权常设会议等议题的相关工作;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深度合作,开展福建德化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调研;举办数字环境下版权管理与执法研讨会;积极开展中美商贸联委会、中美战略与经济对獅中欧知识产权对话,积极落实中美、中英、中日等版权合作战略备忘录相关工作;积极参与中瑞、中哥自由贸易区谈判,以及中巴、中俄经贸分委会知识产权工作组会议工作。加强与东盟国家在版权领域的合作;认真应对世界贸易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有关版权事务,切实维护国家利益。

农业部派员参加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和东亚植物新品种保护论坛相关会议和活动;举办了中荷植物新品种测试技术培训;组织了中韩第四次工作组会议并签署了进一步合作备忘录;启动了中美合作植物新品种保护培训项目;参与了中欧、中瑞等双边及多边框架下的地理标志交流及知识产权工作组对话全程参与了3轮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协议磋商;参加了第六次中欧农业农村对话及中瑞自由贸易协定;与韩国农林水产食品部就双边农产品地理标志制度模式、进展情况和加强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沟通和交流;积极推进中欧世贸二期地理标志合作,会同欧盟驻华代表团举办了中国-欧盟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国际研修班,就双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及进一步加强中欧农产品地理标志交流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研讨。

国家林业局积极履行《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派员参加了 UPOV理事会会议、技术会议。同时,参加了韩国举办的东亚地区植物新品种保护研讨会,以及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在中国举办的植物新品种保护会议,宣传了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成就。组织专家开展了 “UPOV91年文本对中国的影响”等相关履约对案研究;认真执行中荷植物新品种保护合作项目,荷方与中国农业、林业部门联合在京召开了项目总结会,全面总结了项目执行情况;组团参加了在印尼召开的东亚植物新品种保护论坛第四次会议;派员参加了《生物多样性公约ABS名古屋议定书》履约会议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遗传资源委员会第13次会议;参加了商务部组织的中欧第九次知识产权工作组会议、中瑞第五次知识产权工作组会议、中澳第十七 轮自贸区谈判。

2011年,中国海关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积极展示中国政府打击侵权违法活动成果,减轻国际压力,不断加强和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合作,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展执法交流、情报交换和执法培训,积极展示中国海关打击侵权活动的成果,维护国家声誉,降低国际压力。为了加强中美两国海关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合作,2011年5月,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期间,两国海关签署了《关于修订〈中美海关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合作备忘录〉的确认函》。

搜索专业人员